HUAWEI P20 Pro 引領風騷的徠卡三鏡頭、IP67防水、五倍變焦(開箱篇)
近年來,每一家的旗艦機越來越雷同,不像之前都有自家的特色,感覺都跟流行走,等於不同的外觀與品牌,卻搭配類似的規格與技術,加上都使用Android系統,差異性更是不大。說到HTC總是有些感傷,它曾經是讓筆者踏入刷機領域,也因它市場佔有率下滑,再次讓筆者回到使用者的角度,本想再次等HTC U12+的來臨,但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 HUAWEI P20 Pro 以革命性的徠卡三鏡頭引領風騷,加入AI智能攝影新境界,夜拍出奇的好,讓一般使用者輕鬆成為攝影大師。
挨踢路人甲使用手機以來,一向不買韓國手機,一直是HTC的愛用者,無奈HTC的不爭氣而轉向ASUS陣營,但Zenfone 3 Deluxe的系統調教與穩定性實在有待加強,因此Zenfone 4/5出來興趣缺缺,但為了那隻S Pen筆幫老婆大人買了 Galaxy Note8。其實跑分多那一些些並不會代表會使用得愉快些。雖然 HUAWEI P20 Pro 使用自家的 Kirin 970 CPU,當然比不上目前高通最新的驍龍(Snapdragon)845。但筆者看上的是徠卡三鏡頭、6.1 吋* OLED螢幕、內建行動AI晶片(NPU)與 4,000 mAh 電池,或許手小的我,大螢幕卻只有 155 x 73.9 x 7.8mm 尺寸也是我考量之一,先來看看重點規格。
- 核心處理器:HUAWEI Kirin 970 CPU,八核心, 4 x Cortex A73 2.36 GHz + 4 x Cortex A53 1.8 GHz
- 螢幕:6.1吋 OLED 1,670萬色 FHD 1,080 x 2,240, 408 PPI
- 記憶體:6GB
- 儲存容量:128 GB ROM ,無外接microSD
- 後主鏡頭:40 MP (彩色、 f/1.8 光圈) + 20 MP (黑白、 f/1.6 光圈) + 8 MP (長焦鏡頭、 f/2.4 光圈), 支援自動對焦 (雷射對焦、深度對焦、相位對焦、 對比對焦)三鏡頭。
- 前鏡頭:24 MP, f/2.0光圈,支援固定焦距
- 電量:4000mAh 不可換電池
- 系統:Android™ 8.1
- SIM:4G+4G 雙卡雙待,支援 3CA
- 尺寸: 73.9 mm x 155 mm x 7.8 mm 重量約180 g (含電池)
- 感應器 : 加速度計 / 接近感應器 / 光度感應器 / 指南針 / 陀螺儀 / 霍爾感應器 / 指紋辨識器 / 紅外線感應器 / 雷射感應器 / 氣壓計 / 色溫計
- WiFi:802.11 a/b/g/n/ac 2.4G+5GHz,採用 2×2 MIMO 天線配置
- 其他連結:Bluetooth 、NFC、GPS
HUAWEI P20 Pro 開箱
▼白色的硬外紙盒,中間直接明瞭顯示燙金的HUAWEI P20 Pro,雪白優雅的紙盒質感,感覺典雅的氣質。
▼掀開外觀紙盒,看到HUAWEI P20 Pro就直接躺在最上層,紙盒的大小幾乎是手機的大小,可見配件都藏在下方。
▼拿起HUAWEI P20 Pro,主機下方的塑膠外墊可以防止運送中的晃動,確保主機的安全。
▼薄內紙盒外有插孔針,而裡面是個透明外殼,目前的旗艦機價格偏高,至少在配件上要讓人感到一些誠意。
▼移開內紙盒後看到配件區,配件都有做內間格包裝與區隔,給人的感覺很舒服,我想這是旗艦機基本的包裝需求吧!
▼除了HUAWEI P20 Pro主機外,其配件有簡易說明書手、耳機(USB接頭)、快充變電器、傳輸充電線,以及USB-C轉3.5mm耳機音源轉接線。
▼手機的尺寸 73.9 mm x 155 mm x 7.8 mm ,寬度縮小至73.9mm,有相當不錯的握感,長度也只有155mm,5.5的尺寸卻擁有6.1吋的螢幕,重量有180克,不算輕,手持聽電話久一些會很酸哦!不過螢幕上已經預貼了保護貼,還算貼心。
▼P20 與 P20 Pro 的螢幕採用不同面板,P20為LCD,P20 Pro 則是OLED面板,新的HUAWEI FullView Display 6.1 吋 OLED螢幕,顏色更飽和鮮豔帶來最佳的螢幕色域顯示,當然也有烙印風險的缺點,不過4 000mAh容量電池搭配OLED的省電螢幕是筆者所青睞的。
▼手機背面也有塑膠膜保護著,一些序號與規範就不提,因為被漸層顏色工藝吸引了,大概沒有人會注意塑膠膜上的文字吧!
▼雖然筆者較喜歡有菱有角的邊框,不過最近手機都是走iPhone的圓弧邊框,HUAWEI P20 Pro燈光下金屬質感相當不賴。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那雙曲面的設計,像Samsung為了雙曲面,金屬邊框縮小感覺不夠大方。
▼撕開保護膜,漸層顏色創造出獨有的光影顏色變化,來自光能量的啟發創意,我喜歡。
▼機身使用堅硬的曲面3D玻璃面板製造而成,精心打造的曲面,讓您便於一手掌握、舒適地使用手機,優雅與耐用兼具。
▼HUAWEI P20 Pro有極光色與寶石藍兩種顏色,漸層顏色為獨特的工藝設計,利用大自然的不同光源展現不同色澤,讓你隨時隨刻都有不同的心境感受。
▼底部左右有揚聲器與麥克風,中間當然就是USB-C 的插孔,充電、數據傳輸、耳機聽歌都靠它。兩邊也有兩條直立線條,是天線嗎?看似對稱但有點可惜,筆者有台ASUS Zenfone Deluxe是金屬框,天線處理相當漂亮,僅在倒角的切邊上,隱藏的相當不錯,不過是否因此關係,感覺 Zenfone 3 Deluxe 的訊號較弱,想要有好訊號還是得犧牲一下外觀是在所難免。
▼左側相當簡潔,除了 SIM 卡插槽外,都是金屬中框。
▼目前旗艦機種少有紅外線遙控功能,HUAWEI P20 Pro頂端就看到紅外線發射器,除此之外,也有麥克風與左右兩邊的訊號天線。
▼機身右側是音量鍵與電源鍵,電源鍵有凹陷的紅色效果,以為是相機快門鍵,之後發現音量鍵才是喔!
▼HUAWEI P20 Pro引進世界第一的徠卡三鏡頭,將手機攝影提升至新境界。除了明顯的 Leica 技術合作的 Logo 外,三鏡頭與閃燈排成一列相當壯觀。
▼由LEICA標誌往右分別為具有色溫感應器的閃光燈、 2000萬畫素的超大光圈黑白鏡頭(F1.6 超大光圈)、4000萬畫素的主鏡頭(F1.8大光圈),以及800萬畫素的3倍光學變焦鏡頭(F2.4光圈),加上 AI 人工智慧、 AIS 防手震技術、5倍無損變焦,不論白晝或夜晚,隨時捕捉細緻、豐富、具情感的高畫質攝影作品。除此之外,4000萬畫素與800萬畫素鏡頭中間也也藏著一顆雷射發射器、以及一顆雷射接收器。
▼自從iPhone X的瀏海後,市面上的螢幕瀏海機種不算少,為了提高螢幕佔比,P20 Pro的瀏海已經相當小,且放置 2400 萬像素鏡頭、接受器與感應器。
▼P20 Pro支援4G+4G雙卡雙待,支援雙 VoLTE、雙 VoWi-Fi(4×4 MIMO)的規格,頻段的支援也相當齊全。不過無法擴充 microSD 卡,所以直接內建 128 GB ROM 。P20 Pro 也支援IP67防水防塵,因此看到SIM卡內層有一圈紅色的防水膠條。
▼指紋識別器適配置在螢幕的下方,雖然佔用了正面的一些空間,但這個指紋識別器適整合虛擬操作鍵設計功能,可以取代虛擬導覽鍵功能,讓你的畫面運用空鍵更大。
▼說到快充規格,看到這些術語 QC2.0 / QC3.0 / PE+ / VOOC / SCP / FCP / Dash / USB PD 多又難懂。或許大家都知道充電的基本概念,電壓x電流=輸出功率,因此為了高輸出功率,在恆定電壓下提昇電流或是在電流恆定下提高電壓來達到高輸出功率。華為支援SCP (Super Charge Protocol) 與FCP (Fast Charge Protocol)快充,因此不同的快充技術,充電頭與充電線都要互相搭配的,總之,想要快充,使用原廠的充電器與充電線就對了。
▼附贈的充電器有 5V => 2A、4.5V => 5A、5V => 4.5A 三種自動調節的充電模式,想要購買第三方充電器或行動電源,需特別支援的充電規格,拿出筆者之前購買的ZMI 10號行動電源,充電時看到大、小閃電的快充圖示,露出了不少喜悅,不管是快充頭或行動電源,一般購買的都支援高通QC快充,所以購買一定要仔細看有沒有支援FCP 和 SCP 兩種快充模式喔!
▼插入充電時會顯示短暫的充電訊息,下左圖是使用快充的畫面,右圖是一般充電的畫面,有看出不同嗎?快充的畫面閃電圖示會有一大一小喔!
▼P20 Pro並未配置 3.5mm 耳機孔,改用 Type-C 耳機,當然附贈的也是Type-C 端子的耳機。
[the_ad id=”4705″]
▼內附USB-C轉3.5mm耳機音源轉接線,不必大費周章與金錢來購買,也不必將昂貴的3.5mm耳機封存起來,透過轉換一樣可以享受自己喜歡的舊款耳機。
HUAWEI P20 Pro EMUI系統特色
▼一般手機出廠的版本不一定都是最新的韌體,所以開機後先設定連上WiFi,再至「設定」→「系統」畫面上點選「系統更新」,假如有軟體可更新,建議先更新一下吧!
▼八核心華為海思麒麟 970 (Kirin 970) CPU是讓大眾最為擔心的地方,當然沒有目前驍龍(Snapdragon)845那麼神勇,但也有前一代 S835 的水準,當然很在意遊戲的玩家來說,或許是最大的致命傷,不過需要S845才能跑得順的遊戲應該也沒幾套吧!下圖是測試環境執行的一堆應用程式後再使用安兔兔來跑分,也就是沒有將機器設定特別的功能關閉,隨便測試也都有200000以上的分數,效能還不錯。
▼華為P20 Pro採用Android 8.1 系統與 EMUI 8.1 介面,EMUI 8.1最大的亮點還是AI,它不僅支持場景識別(據官方介紹,可自動識別19個類別、500+個場景),還支持AI自動模式,一鍵拍出專業效果。
▼下圖是查看軟體相關的資訊,想要顯示開發人員選項,只要在「版本號碼」上一直觸碰多次,有密碼畫出現就解鎖畫面,解鎖後即可出現有「開發人選項」功能。
▼華為P20 Pro其實不慢,但與iPhone X比起來,操作的順暢感總是略遜一籌,假如你有開啟「開發人選項」功能,只要將視窗動畫比例、轉場動畫比例與Animator影片長度比例的功能關閉,你會發現運作的反應速度變快些,連開啟app的速度也都有感喔!
▼目前的手機廠商都會提供類似長輩專用的大圖示介面,雖然P20 Pro擁有6.1吋的大畫面手機,仍然有支援類似老人桌面的「簡易模式」,讓你輕輕鬆鬆可以在標準與簡易來回切換。
▼筆者曾到展示店玩過Mate 10,對那個指紋辨識器的超快速解鎖印象深刻,最近的手機大都不使用實體導覽按鈕,紛紛採用站螢幕底端的虛擬導覽列,雖然強調高佔比螢幕,但扣除虛擬導覽列的高度,其實螢幕可用面積根本就是縮水。為了讓螢幕面積極大化,華為P20 Pro 提供單鍵、虛擬導航列(預設)與懸浮導航的功能來改善,甚至可以使用指紋辨識器來完成模擬虛擬導覽列按鈕功能,筆者太喜歡這功能了,下圖是筆者關閉螢幕虛擬導覽,使用指紋辨識器的手勢操作來取代導覽按鈕,有輕觸、長按、向左/向右滑動等。
▼Android的桌面管理都大同小異,不外乎主題、桌布、小工具、轉場效果等,首頁的面板可以指定4×6、5×5、5×6的應用程式排列方式,其他如右下圖設定畫面。
[the_ad id=”4705″]
▼在隱私與安全性上,除了提供基本的指紋與密碼外,也內建人臉辨識功能,且辨識準確相當快速,讓人性化的操作更加完善。
▼幾天使用下來,人臉辨識常常因為角度、光線問題造成不便,雖然重新動作再來一次辨識及OK,但每次都有那種可能辨識不成功的心理壓力,個人還是覺得指紋辨識最方便。
▼華為P20 Pro無法擴充MircoSD卡,國際版最多內建128GB內存空間,韌體佔了8.33GB,下左圖是初始用後安裝了幾套應用程式剩下113GB空間的畫面,想要256GB版可能要到對岸購買。
▼在應用程式功能畫和通知面上,除管理應用程式、通知、權限、預設應用程式外,也內建了應用程式雙開功能,讓你不用安裝第三方雙開工具App,輕鬆登入兩個不同帳號的應用程式,下圖是開啟FRacebook雙開的動作,若搭配螢幕分割功能,雙開超快速又方便。
▼華為P20 Pro的螢幕6.1吋是屬狹長型,一般應用程式未必會有響應式的面比例功能,當你安裝完應用程式出現如下左圖,你會看到也紅色框內的白色區塊,點選「全螢幕顯示」,即可將應用程式以全螢幕方式顯示,這樣才不會留下方黑色區塊而感覺怪怪的。
▼若使用權螢幕顯示後,發現字體與畫面怪怪有異常,在「設定」→「顯示」→「全螢幕顯示」畫面上,你可以調整關閉。若不習慣想iPhone一樣的主螢幕顯示所有應用程式的方式,你也可以改成傳統的Android抽屜顯示方式。
▼原生地的Android系統在使用者介面上較簡潔不花俏,往往手機商都會推出自家的介面系統,以搭配自有的特色操作,EMUI 8.1 系統介面當然也衍生了許多人性化的操作,例如如翻轉靜音、拿起手機螢幕變亮與聲音變小、靠近耳朵接聽或播打等不再多說,比較特別的是智慧螢幕截圖與分割畫面手勢,建議打開,真的很方便。
▼多重視窗與螢幕分割的功能幾乎是大螢幕手機的特色,有這種功能並不是就能像PC一樣自由的操控視窗,畢竟你的手機螢幕尺寸太無法與PC相比擬,反而會變成華而不實的功能。華為P20 Pro擁有6.1吋螢幕,雖然比不上平板,但使用多重視窗與螢幕分割應該是能勝任。進入應用程式後使用分割畫面手勢來分割畫面是最快的方式, 你也可以進入最近工作的畫面上,直接挑選想要分割的應用程式,下左圖是每個應用程式上方都有分割的圖示鈕(紅色框),點選即可進入選擇的應用程式的分割螢幕檢視模式,那條分割線可以調整顯示的大小。
▼當推播資訊時,應用程式圖示會有兩種狀況,一是圓點提醒,另一是以數字顯示,圖示上會有綠圓點以告知有新的資訊進來,筆者比較喜歡這種提醒方式,以數字想是會讓人有壓迫感,因為筆者的郵件將公司與私人整合到Gmail上,常常看到近100封郵件訊息,精神壓力太大了。想要改變圖示通知顯示方式,下流程圖教你來變更圖示通知的標記顯示方式。
[the_ad id=”4705″]
▼假如有些程式沒有出現分割的圖示鈕,你可以試著進入「開發人員選項」畫面上,捲動到最後看到「將活動強制設為可調整大小」試試看(記得要重新開機)。
▼目前有內建紅外線發射器的旗艦機不多,華為P20 Pro除了有硬體的紅外線外,也有支援的智慧遙控器App來搭配。
▼4000mAh的電力還算夠力,加上OLED省電螢幕,覺得工作一天沒問題。
請繼續閱讀相機篇文章~~~
HUAWEI P20 Pro 引領風騷的徠卡三鏡頭、IP67防水、五倍變焦(相機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