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C i2367FH 23型寬IPS超廣角窄邊框液晶螢幕
都市的房價寸土寸金,尤其是在鬧區上的大樓,房間一間比一間小,或許豪宅可以滿足我的空間需求,可惜我買不起,當然只好從產品迷你化著手,加上已厭倦了厚重的盤大佔位子體積與又不斷散發出熱氣的傳統液晶螢幕,於是窄邊框液晶螢幕變成了目標之一,於是挑選了擁有超廣角的AOC i2367FH 23型寬IPS螢幕,擁有流線造型外觀,薄形工藝 ,凸顯使用者的慧眼獨具,與室內空間不大的整體設計相互搭配,可以滿足桌面不大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所謂的LED螢幕,其實都是只LED背光的LCD液晶螢幕,也就是背光源是採用LED而不是傳統的CCFL,不過我比較有興趣的是VA與IPS面板,於是看上AOC 23″ AH-IPS規格,此型號有兩種規格,分別為i2367FH 與i2367F,差別是有H的多出了HDMI介面。
▼簡單樸實的包裝箱,紙箱的封面即可看到窄邊框的外型,雖然是23″螢幕大小,不過紙盒包裝看起來不大。
▼掀開後果然是保麗龍的固定方式,與外表的環保紙箱有些明顯的對比。
▼雖然搭配不環保的保麗龍,不過利用內間格包裝與區隔,也減少保麗龍的體積,將底座、VGA線、電源線、變電器、HDMI線、光碟與使用手冊排列亮相配件排列得相當整齊,給人的感覺很舒服。
▼掀開保麗龍後看到搭配 1920X1080 高解析度的23吋螢幕,擁有 16:9 的寬螢幕與顯示 Full HD 的高畫質影像能力。
▼窄框看起來就覺得相當有工藝與時尚美,原本看上了LG的IPS237L-BN AH-IPS螢幕,但看到Acer與AOC相繼推出窄框,在外型與價格上斟酌了許久,於是挑選了可以相框式螢擺放的 AOC i2367FH。
▼我喜歡正面簡單俐落外型,背面卻是流線型的髮絲紋質感設計,原來沒有腳架也能站得穩穩得的玄機是可拆卸的支撐吊掛桿,背後的支撐方式有點像相框式螢幕。
▼由底盤、掛勾架與螢幕後端的掛勾桿形成底座變化組合式情境化模組,底盤的髮絲質感相當討喜歡哦!
▼我購買的是i2367FH,所以背面的依序為電源插孔、D-sub、音源插孔與兩個HMDI。
▼螢幕主機、底座、掛勾支架、VGA線、HDMI線、電源線、變電器、光碟片與使用手冊排列亮相(沒有付DVI線)。
▼底座、掛勾支架組合後,不用螺絲起子就可以把螺絲栓緊固定。
▼螢幕、底座與掛勾支架組合後的英姿。
▼AOC標誌在背面的髮絲質感中顯得更有分量,給人感覺高品質的品牌,但價位卻是相當平易近人。
▼事實上螢幕顯示時並非僅是小小的細條邊框,原來螢幕的正面是整片的透明硬板,讓你感覺只有細條邊框,其實應該算是隱藏式邊框,雖然有點給人誤導的嫌疑,不過還是比一般螢幕的邊框還小,堪稱窄邊框也沒錯啦!
▼螢幕可以傾斜調整的,其角度大小如下圖所示。
▼隱藏式的喇叭是在背後,猜想也是散熱孔吧!
▼簡潔的外型看不到任何的按鈕,原來是隱藏在背板上,雖然有點難觸碰,但一般不會沒事調整來調整去吧!
小結
AOC i2367FH 採用最新AH-IPS LED背光技術,不但節省能源,可以減少家中的用電量,達到環保愛地球的目標,最重要是輕薄美觀,AOC67系列的窄框螢幕深得我心,除了5000萬:1動態對比度外,結合了更大的廣視角度的高性能板內切換(AH-IPS)技術,展現出更高的清晰度與色澤,比起我原先3年的LCD實在好太多了,不過個人覺得23″的16:9畫面太過狹長,16:10的螢幕卻寥寥無幾,所以23″的16:9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算是C/P相當高的選擇。
还是在用着CRT。。。。
LED螢幕看久了會比較容易疲勞嗎?(針對這台)~~我也很想買這台就怕不能工作用!!
哈囉 我買了這台可是銀幕顏色偏黃呢
是正常現象還是螢幕的問題?
請教這台螢幕如果不裝腳架立在桌面的穩定性好嗎?
會不會有時候地震來很容易就掉下來了?
如果是裝腳可以調高或調低嗎? 最低可以調到多低呢?
因為我的桌子比較高 希望螢幕高度是越低越好…
小妹最近剛購入,即發現觀看電視固定一台為時大約3~4小時之後再切換為電腦。問題來了,即發現螢幕的右上方會有該電視的logo殘影,大約要在電腦上在待機約1個小時才會退去,我已經換了第二台一樣的螢幕,還是這種問題,這是正常現象嗎?還有觀看電視時在淺色畫面螢幕會大幅抖動之後又好了,這也是正常現象嗎?(第一台會/第二台是選台後畫面依樣會抖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