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巧易攜帶的 SanDisk E60 1TB 行動固態硬碟

PCIe NVMe SSD 的固態硬碟,又重新定義了SSD的效能速度,筆者PC與筆電也都已經升級了M.2 PCIe SSD,卸下來的SATA SSD當然不是封存,找個行動的家一樣可以變成一尾活龍,之前購買了 Apacer AD100 2.5吋硬碟外接盒,取代速度慢容量小的隨身碟。不過發現體積不若隨身碟那麼小巧方便攜帶,且加上外接盒後更是碩大,為了攜帶方便購買了 SanDisk E60 1TB 行動式外接固態硬碟,果然輕巧了許多。

資料量不大時,隨身碟或雲端空間(如Dropbox)應足以應付,有時行動硬碟確實扮演著重要的儲存工作,但傳統硬碟與隨身碟速度讓人不敢苟同,SSD可說是儲存裝置的新寵,體積或許沒有USB碟的小巧方便,但傳輸速度與高容量卻是USB隨身碟所不能比擬的,不過挑選外接盒的學問說大不算大,但也需要有些技巧,且SSD加上外接盒後變得更大,實在與行動訴求的輕巧需求有些差距,不如直接選擇行動式外接口袋固態硬碟才能一勞永逸。

 

SanDisk E60 1TB開箱

▼SanDisk E60的包裝採用黑色為主,雖然沒有華麗的包裝,但內斂簡約的紙盒上有SanDisk E60的外觀,很明顯直接不囉嗦。

 

▼紙盒的背面詳細列出產品的規格,包括介面、電壓、產地、製造商、代理商等。

 

▼有贈送WD 硬殼包,但不是原廠的,質感差強人意。

 

▼打開後抽出是有個硬紙盒外套包裝,至少讓人有種受呵護的覺感。

 

▼移開SanDisk E60,下方有手冊與連接線。

 

▼口袋大小、新潮時尚的尺寸樣式,尺寸只有 8.85 x 49.55 x 96.2 mm ,重量相當輕,38.9 公克。

 

▼塑膠材質的質感,IP55防水、防塵、防震且堅固耐用,可搭配掛勾使用,輕巧方便。

 

▼背後採用磨砂塑膠烤漆,個人不喜歡,用久了會黏黏的。

 

▼SanDisk E60為三年保固,附SanDisk SecureAccess檔案加密軟體,可以確保隱私。

 

▼本體採用 USB-C 的 USB 3.1介面(俗稱 TYPE-C),持續讀取速度最高為  550MB/s。

 

 

▼附的是含轉接頭的雙用線材,USB3.1 Type C + A 通用,不過分離式的很容易搞丟。

 

▼個人覺得TYPE-C連接線太短太硬,連接時不容易平放。

 

▼原廠沒有附攜帶包,網購贈送的硬殼包有點大,不大符合尺寸,且質感不佳,還不如降價較實際。

 

▼SanDisk E60到底有多小呢?筆者放上一個一元硬幣看看其厚度,比例多少一眼即可看出結果。

 

▼預設的檔案系統是採用exFAT格式,可支援大於4G的單檔,其實筆者較喜歡NTFS格式啦!

 

 

▼筆者的主機板不是頂級的,不同的配備環境一定會有落差,下圖是使用AS SSD Benchmark測試SanDisk E60,輕輕鬆鬆測得循序讀取/寫入速度是470.55(MB/s)/406.22(MB/s)數值,4K部分因有對齊,效率還可接受。

 

筆者的配備剛好有內接Kingmax SMV32 480GB SSD,使用AS SSD Benchmark測得讀取/寫入速度是498.15(MB/s)/500.48(MB/s)數值,比使用SanDisk E60 高出不少。不過這樣結果是可以預期的,SanDisk E60 只支援到USB 3.1,想要更高得購買 支援 USB 3.2 Gen 2的SanDisk E8系列,總之透過USB介面的因素,下降的數字應該可以接受的。

 

▼論速度,SATA介面比不上PCIe的速度,因為用PCIe 3.0 x 4  則會有3.938 GB/s(3938.4MB/s)之頻寬,是SATA不能望其項背的。Intel 660p 1TB M.2 PCIe SSD固態硬碟的官方速度為讀:1800M/寫:1800M,也是筆者的系統碟,當然比SanDisk E60 好太多。

 

▼雖然透過 USB 3.1 Gen 1  可將訊號頻寬提升至 5Gbp/秒,畢境外接影響層面蠻多的,不是單一使用理論值就可得知,這也就是 SanDisk E60 雖然支援USB 3.1,速度最高只能到 550 MB/s的原因,下圖是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循序的讀寫分別為 568.33 MB/s與 532.92 MB/s。

 

當然沒有預算的話可購買支援 USB 3.0 / 3.1/ 3.2 Gen 2 的SanDisk E80,持續讀取速度: 1050MB/s,筆者認為價格高了些。但是快就是好嗎?每個人的需求與環境不同,SSD容量、閃存的類型與介面當然是購買時的主要選擇要素,但並非如此單純,SSD也是像傳統硬碟一樣,從效能、可靠性與耐用性上分消費與企業等級的產品。

筆者是個MIS人員,整天與主機室為伍,電腦幾乎都是24小時不間斷的運作,看多了資料損毀時的無助,會特別注重耐用性,因此SSD使用的NAND 快閃記憶體類型是相當重要的一個指標,畢竟每經過一次 NAND 快閃記憶格的程式化或抹除 (P/E),可靠地儲存資料位元的能力就會降低,這就是SSD的最大致命傷,所以採用不同的SLC、MLC、TLC或QLC就會造成程式化或抹除耐用性的差異。老實說QLC的寫入次數壽命最短,個人使用還OK,要用在NAS或企業上還真的有些擔心。

想要看你的SSD目前已經累計多少,可以利用CrystalDiskInfo工具來查看,SanDisk E60 1TB的累計寫入才93GB,買來僅使用CrystalDiskMark與AS SSD Benchmark測試而已。

 

延伸閱讀:

itwalker
itwalker

或許技術與功力已遠遠不及時下年輕人,但試著去畫一個圓,圓不圓沒關係,盡力就好,如果覺得文章不錯的話,請大家按個「讚」或「+1」,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itwalker ,更多關於挨踢路人甲的文章: https://walker-a.com

文章: 2730

1 則留言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