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坑生態保護區

龍坑生態保護區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墾丁是南部人重要的休閒勝地,從小到大的墾丁更是南台灣的後花園,也因此中北部的同學或朋友南下總是希望我安排一下墾丁之旅 ,說實在的,每次總是略過這是世外桃源勝地”龍坑生態保護區”。

往台灣最南點進入,在停車場前300公尺有個不明顯的入口區標示,停車場是緊鄰鵝鑾鼻公園,保護區面積約41公頃,全區為隆起珊瑚礁地形。由於地處鵝鑾鼻岬角的端點,冬季風浪驚濤裂岸,侵蝕作用旺盛,形成此區崩崖、裙礁、陷阱、狹谷等獨特地形景觀。其間又滋長了約215種珊瑚礁海岸植物,並有種類繁多的鳥類、爬蟲類等,深具生態研究價值,因此被劃為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保護區」,須經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許可方可進入。

龍坑生態保護區與南仁山生態保護區一樣,須經過事先申請與聆聽簡報後才可進入參觀,每日僅開放200名遊客參觀。

上完墾管處遊客中心導覽課程後可領取一張入園的簡易證明,然後再攜帶至管制哨辦理登入參觀手續。

管制哨前的龍坑位置圖

填完相關的資料後會得到生態保護區出入證的塑膠手環,不可遺失還要靠它換回證件哦!

管制哨後面即是龍坑入口的前半段–防風林道

防風林道內的植物都是屬海邊常見的植物,耐旱是這區域的基本要求~~

雖有遮蔽陽光的效果,整個防風林道看似陰涼但無風卻非常悶熱~~

草海桐是一種常見的海濱沿岸植物,所以海岸線很容易發現它常和林投、黃槿等樹種混生,形成海岸灌叢林。由於其耐風、耐潮及抗旱的特性,即使在海風強大的海邊岩石上亦能生長。

林投常成大片群落生長,能耐濕、耐鹽及風沙,是優良的防風植物

長穗木

走了近一公里的防風林道後,眼前看到藍天與地面銜接的美景

白水木因為它那綠中帶白的葉,再加上它生長的地方大多都看的見海水,因此有白水木之稱,喜歡生長在高溫﹑濕潤和陽光充足地方,耐鹽性佳,抗強風﹑耐旱等特性。

果實球形核果,初呈橄欖綠,成熟顏色漸漸轉淡,最後終至白色或淺綠色。

當天風相當大且又陰雨,烏雲密布與海成一直線,海浪之大正在猶豫是否繼續前進~~

環礁的木棧道可是龍坑的精華之地,沿木棧道前進,可欣賞豐富的歷經萬年風化地形景觀,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進入如侏儸紀洪荒時代的峽谷前,眼前風化的珊瑚礁岩更屹立不搖的與波濤洶湧海浪抗衡,濺灑出的水珠遇到烏雲中暫露的陽光,瞬間畫出一道小彩虹真是美不勝收。可惜拿起相機時彩虹即隨著浪花的消失而色散。

隆起的高位珊瑚礁小縱谷是龍坑保護區內相當奇特的景觀之一,許多遊客莫不稱讚大自然神奇的藝術功力,珊瑚礁岩在地殼上升的過程中,歷經多年的風化侵蝕,形成狹長的陡坡及懸崖台地等磊落嶙峋秀麗奇特地形,谷深可達二十公尺左右,儼然進入洪荒時代場景一般。

珊瑚礁植物的生存環境極差,在崎嶇的珊瑚礁石間,只能憑藉有限的土壤生存,以水莞花為代表性植物,它們為求生存必須盡其所能抵擋海濱強風及烈日的侵襲,擁有厚實的莖葉並極力將根部紮深入岩縫,千百年來不畏海邊惡劣的環境。

離開時烏雲仍密布,更顯得龍坑淒涼的感覺,風大飄著細雨朦朧情景難以釋懷。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旅遊點

itwalker
itwalker

或許技術與功力已遠遠不及時下年輕人,但試著去畫一個圓,圓不圓沒關係,盡力就好,如果覺得文章不錯的話,請大家按個「讚」或「+1」,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歡迎加入我的粉絲團 : https://www.facebook.com/itwalker ,更多關於挨踢路人甲的文章: https://walker-a.com

文章: 2730

發表迴響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