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FAST DX3 隨插即用全方位隨身攜帶 M.2/SATA SSD 外接座
網路流行後,資料的交換已是最平常不過的事,資料量不大時,隨身碟或雲端空間(如Dropbox)應足以應付,若是影音檔、相片等吃容量的數位資訊,大概只能靠外接硬碟了吧!但傳統硬碟與隨身碟速度讓人不敢苟同。PCIe NVMe SSD又重新定義了SSD的效能速度,筆者也都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換更高速的M.2 NVMe SSD,卸下來的小容量的各式SSD當然不是封存,找個行動的家一樣可以變成一尾活龍,挨踢路人甲介紹一款可隨插即用的 DIGIFAST DX3 行動抽換式外接座,相容M.2/SATA多種裝置,免安裝工具、免安裝程式,一機搞定。
用 Telegram 訂閱【挨踢路人甲】最新文章:https://t.me/itwshare
尋找行動硬碟盒的外接座
USB 隨身碟曾經是MIS人員的好幫手,因為攜帶方便與快速傳遞資料。自從固態硬碟推出後,為了享受速度購買來當主系統碟,用過了就回不去了。隨著IC控制晶片與閃存(NAND)的演變,NVMe SSD更是大躍進。手上隨身碟太慢,外接傳統的SATA SSD體積大且不快。眼看SSD的價格一直滑落,接口介面也隨著輕巧化一直改變,從SATA到M.2讓一些常升級的人叫苦連天,享受速度似乎也要付出一些代價,行動硬碟的方便無庸置疑,原本只是想將卸下的SSD有用武之地,但規格多造成一些困擾,所以隨插即用可同時存取M.2 & SATA介面裝置的外接座成為我的獵物,但找了半天,終於等到了。
記得剛玩SATA SSD時,當時的速度就讓筆者留連忘返,使用者對儲存空間需求的日增月益,永遠不嫌大,一直更換SSD的容量,於是對卸下來的小容量的SSD找個可攜帶的SATA轉接器,讓我的行動的空間如魚得水。
多年前筆者的主機板沒有內建M.2插槽,加上主機板也沒有USB 3.2 Gen 2,當時想要體驗NVMe SSD快感,所以購買了台灣製造的Awesome M.2 NVMe高功率SSD轉PCIe 3.0×4轉接卡(AWD-DT-129A),讓舊電腦也能享受M.2 PCIe SSD,雖然不能當開機碟,也甘之如飴。
用過了M.2 NVMe SSD就回不去了,當然也隨著時間升級了不少M.2 NVMe SSD,一樣畫葫蘆也挑選講求速度的M.2 NVMe SSD 10Gbps的外接盒,這樣攜帶方便又可以隨時插拔更換部容量的SSD。
為了SATA SSD與M.2 NVMe SSD雙規格,總是攜帶兩款外接裝置,顯得有些凌亂與笨重。
換上了DIGIFAST DX3全方位隨身攜帶外接座後,讓我同時存取兩個不同介面的裝置(M.2裝置 & SATA介面裝置),免安裝工具,備份與行動硬碟隨心所欲。
DIGIFAST DX3 開箱
DIGIFAST DX3有著華麗的紙盒包裝,採用黑色紙盒包,給人低調沉穩內斂的科技感。
紙盒的背面詳細列出產品支援的規格,也直接顯示有銀色與黑色可選擇。
掀開紙盒外蓋,看到躺在內盒上的DIGIFAST DX3本體,周遭與上方都有海綿保護,以防止運送過程中的擠壓與跌落。
移開DIGIFAST DX3本體,可以看到保護機體的硬軟墊,小心呵護主體的用心到家。
掀開硬軟墊,看到所有的配件,排列得相當整齊,給人舒服的感覺也是很重要的。
主體有薄透明塑膠膜保護著。
所有的配件排排站,DIGIFAST DX3外接座、USB Type-C轉Type-A傳輸線(15 com)、Power USB-A 轉 Micro-USB電源線(50 cm)、導熱膠墊*2、固定橡膠環*3、M.2散熱模組與說明書。
[the_ad id=”4707″]
全機鋁合金的金屬感外殼 (有黑與銀色可選),上方為M.2插槽,可支援M.2 NVMe與M.2 SATA的 SSD,不限2230、2242、2260、2280等尺寸。
側邊有個突出的接口,就是SATA介面裝置,支援2.5吋SATA HDD/SSD硬碟。
DX3外接座有M.2 NVMe/SATA雙協議,主流的SSD都相容,可以支援電腦同時讀取到兩種介面裝置。
前方有SATS、M.2與電源指示燈,還有個實體的電源開關。
[the_ad id=”4707″]
另一側邊是USB 3.2 Gen 2的Type C介面與Micro USB外部電源介面,USB 3.2 Gen 2支持高達10 Gbps的高速傳輸速率。
背面有四個軟墊,可防止移動與刮傷鋁合金外殼。
體積小巧,不需鎖螺絲免工具安裝,尺寸 73mm x 73mm x 11.5 mm,隨插即用超實用,重量也才120g,擺在桌上不佔空間,隨身攜帶也超方便。
卸下的多個M.2 NVMe,每個都購買外接盒,除了成本高之外,不太容易同時會帶那麼多的SSD出門,且多個SSD的外接盒累積的體積也不小,最經濟實惠的就是插拔方便的外接盒,直接把M.2 NVMe SSD插入DX2外接座上,無須任何螺絲,方便快速切換。
開放式設計,使工作散熱更快,短時間裸露OK,若擔心SSD長時間運轉中會發熱,也可利用內附的導熱膠墊與固定橡膠環固定來增加散熱。
[the_ad id=”4707″]
若運作長時間,鋁製的散熱器與散熱片可能會有些溫度,建議運作中請勿觸摸SSD。
DIGIFAST DX3支援PCIe與SATA雙規格的SSD也是重點之一,畢竟筆者常汰換升級M.2 SSD,想讓手上許多 M key 與 B+M Key的M.2 SSD有個溫暖的家,無庸置疑DX3外接盒就是你手上的M.2 都相容啦!
DIGIFAST DX3實測
免工具的好處就是,可將升級電腦汰換卸下的M.2 NVMe SSD與2.5吋SATA SSD,輕鬆方便的插入DX3外接座,瞬間你的外接式固態硬碟的容量暴增,加上USB 3.2 Gen 2 擁有10Gbps的傳輸速率,絕對滿足一般人的需求。
同時使用M.2與SATA介面時,請使用USB額外供電,來增強供電讓運作更穩定。
在傳統硬碟的年代,筆者為了多台SATA規格的硬碟,購買多功能SATA轉接器,由於沒有電源開關,每次抽拔都是膽戰心驚,這次選擇DIGIFAST DX3 有電源開關功能,讓你在插拔時多一分保障。
[the_ad id=”4707″]
不過當使用完畢後,建議還是請進行安全的移除後再按壓電源鈕來關閉電源。
使用CrystalDiskinfo來查看資訊,可看規格為NVMe Express 1.4,介面走的是UASP(NVM Express)加速模式。
Windows 11下CrystalDiskMark測試,數據相當漂亮,測試M.2介面的NVMe SSD,與USB 3.2 Gen 2的10 Gbps理論值不相上下。
一樣使用CrystalDiskMark測試SATA介面的SSD,速度也趨近SATA 6Gb/s的速度,一般6Gb = 600MB/s ,但實際傳輸資料約理論頻寬九成,也就是約 540MB/s 。
Windows 11下使用AS SSD Benchmark來測試,結果數值有差了一些,但也在水準之上,難怪那多人都喜歡使用CrystalDiskMark工具來測試。
[the_ad id=”4707″]
|DIGIFAST DX3 M.2/SSD外接座
嘖嘖全台獨家首發現正募資中:https://zecz.ec/
參考文章
- DIGIFAST NVMe M.2 DX2 Docking Base 隨插即用固態硬碟外接座
- 舊電腦也能使用 M.2 PCIe 3.0 x4 NVMe SSD 固態硬碟
- 更換SSD免重灌,將目前系統轉移到另一個 M.2 PCIe SSD
想不到現在做高速外接盒的還可以看到這種匪夷所思的產品,都要走高速了居然只提供USB-type C to USB-type A的線不打緊,產品都有USB-type C的孔居不直接走type c供電還需要另外的供電,更扯的是那個供電孔居然是根本就是過時代產品才會用的Mirco-USB孔…